2010年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国肉鸡业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胡浩 张锋
    2010(1):1-5.
    [摘要](1490) [HTML](0) [PDF 265.22 K](491)
    摘要:
    在分析中国肉鸡业生产布局情况的基础上,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肉鸡业生产布局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中国肉鸡生产基本符合比较优势原则,肉鸡生产有从东部逐渐向中部转移的趋势,总体生产格局仍较分散,在空间布局上有扩张的趋势;另外,地区之间的诸多差异导致中国肉鸡生产不同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差异。
    2  粮食产量预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研究
    向昌盛 周子英 武丽娜
    2010(1):6.
    [摘要](1278) [HTML](0) [PDF 298.10 K](638)
    摘要:
    粮食产量的历史数据有限,是典型的小样本数据,又由于粮食产量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以往的粮食产量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的阶数采用经验方法或线性方法来确定,得到的预测精度不理想。针对这些问题,可将支持向量机引入到时间序列模型定阶的方法中,然后采用留一法交叉验证寻找最优参数,建立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预测模型。通过对中国粮食产量进行仿真实验,并与一次滑动平均、ARIMA、LS_SVM和RBF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作比较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证明了该模型对近期粮食产量的预测是可靠的。
    3  丹江口库区农户有机肥施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郑鑫
    2010(1):11.
    [摘要](1037) [HTML](0) [PDF 319.09 K](402)
    摘要:
    农业生产中有机肥的施用可以减轻农村面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从而改善水库水质。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库水质的有效控制和改善是该工程成功的前提。从库区6县(市)223户农民的调查数据观察,并运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饲养猪或牛的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发生概率相对较高,农户农业收入比越高则有机肥施用行为发生概率越低;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农户家庭自给自足的有机肥供给和需求模式被打破,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减少是农户有机肥供需模式向市场化过渡时期的阶段性结果。关 键 词:施肥行为;有机肥;农户;丹江口库区
    4  产业化、“干中学”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基于会同县农村调查的研究
    黄建强 龙安梅
    2010(1):16.
    [摘要](1696) [HTML](0) [PDF 268.01 K](599)
    摘要: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农村精干劳动力转移之后,留守劳动力的进一步开发变得更加重要。湖南省会同县的农村留守劳动力情况调查表明,仅仅强调职业教育和培训难以满足社会多元化对农村人力资源的需求。根据调查情况分析,以产业化途径和“干中学”的方式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却有许多优势,能够破解当前以低学历和大龄人员为主体的农村留守劳动力学习困难和学习不积极的难题,加快留守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5  惠农政策信息传输与反馈中的问题及其改进
    谭娟 许霞
    2010(1):21.
    [摘要](963) [HTML](0) [PDF 259.47 K](618)
    摘要:
    在惠农政策信息的传输与反馈过程中,信息失真、信息阻塞、信息缺失等问题时有发生,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引发这些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基层政府误读、曲解信息,农民接受和反馈政策信息难,信息的传输和反馈机制不健全、不利于监督等等。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对惠农政策信息的思想认识,其次要健全政策机制,强化地方政府责任以及在物质条件上保障惠农政策信息的畅通传输。
    6  农村生活形态的历史考察与展望
    朱梅 应若平 陈向科
    2010(1):25.
    [摘要](4129) [HTML](0) [PDF 358.85 K](4187)
    摘要:
    在对农村生活形态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循着农村生活形态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轨迹,将农村生活形态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传统社会的农村生活形态、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的农村生活形态、现代社会的农村生活形态,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生活形态的具体特征。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就是城乡统筹的社会,城乡统筹发展必然促进农村生活形态从同质性向和谐的异质性转变。
    7  和谐村镇建设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桂北16个村庄的田野考察
    龙海平
    2010(1):34.
    [摘要](1291) [HTML](0) [PDF 348.28 K](541)
    摘要:
    和谐村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基础。当前和谐村镇创建工作面临着认识上的偏颇,村民的素质不高,村级文化建设滞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缺乏新意和活力等四大困境。它既有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机制不健全、工作不到位的原因。在和谐村镇创建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导向、经济、调节、认识五大功能,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发展和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8  农村积极分子的分类及其培育
    阳信生
    2010(1):41.
    [摘要](1703) [HTML](0) [PDF 309.12 K](879)
    摘要:
    目前不少农村存在村组干部后继乏人,基层党组织弱化,农村内生积极分子匮乏,外部积极分子的作用范围较小等问题,即农民主体作用的缺失和农村社会内在动力的缺乏。这导致农村集体行动意识和集体行动能力的缺失,造成乡村社会治理的困境,成为当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现实因素。为此,应大力加强政策引导,坚持内育外引,拓宽培育内部积极分子和吸引外部积极分子的现实渠道,建立积极分子有效发挥作用的组织平台和动力机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9  和谐农村视阈中节庆体育发展路径 ——以湖南湘西Z镇和湘中Y镇为例
    彭成根 李泽群
    2010(1):48.
    [摘要](1076) [HTML](0) [PDF 300.86 K](440)
    摘要:
    农村节庆体育作为农村文化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构建和谐农村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湖南湘西Z镇和湘中Y镇农村节庆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节庆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障碍,并基于和谐农村视阈,提出了加大节庆体育宣传力度、健全农村节庆体育组织、丰富农村节庆体育内容、完善体育竞赛规则等发展节庆体育的路径。
    10  农村警务室建设的问题与出路 ——基于益阳市赫山区的调查
    申剑锋
    2010(1):53.
    [摘要](1281) [HTML](0) [PDF 297.17 K](384)
    摘要:
    新时期农村警务室建设存在着重“开门”轻“营业”、重“硬件”轻“软件”、重“独唱”轻“合唱”、重承诺轻践诺等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经费保障不足、警力资源紧张、传统警务观念与现代警务观念之间存在矛盾、考评机制不完善等。为此,应积极寻求地方党委政府、人民群众的支持,借用民力解决警力资源不足问题,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实际的农村警务室工作模式,转变观念,完善考评机制和制定向农村警务民警倾斜的政策等。
    11  县域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 ——以湖南省为例
    “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研究”课题组
    2010(1):59.
    [摘要](998) [HTML](0) [PDF 264.47 K](379)
    摘要:
    产业结构的状况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的联系。产业结构差异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同时又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区域产业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的优劣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湖南县域经济产业凸现“农”的特征,产业结构差异大、分布呈现区域特征。运用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模型,分析了湖南省88个县域经济体在2004—2008年内产业结构差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表明:各县域经济体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巨大,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
    12  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实证研究 ——基于中国东部11省(市)的面板数据
    贺文华
    2010(1):64.
    [摘要](1043) [HTML](0) [PDF 384.95 K](378)
    摘要:
    利用东部十一省(市)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对不同省市环境污染指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北京和上海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环境改善;FDI对工业废水排放量有显著负影响,对其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东部FDI不存在污染避难所现象。
    13  端午节俗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兼论湖南的研究成就与缺陷
    李红琼 黄正泉
    2010(1):72.
    [摘要](1376) [HTML](0) [PDF 367.71 K](364)
    摘要:
    端午节是中华各地最主要的传统岁时节日之一,对端午节俗历史性的考察由来已久。其成果多从社会学、民俗学及政治学功用出发,注重民俗事象的缘起与变迁,为今天的端午节俗文化生产力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对其经济意义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文化生产力理论与端午节俗文化研究之间的结合,是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必然要求和必要尝试。
    14  “渔”无“鱼”:两个“渔佬儿”的符号释义
    许心宏
    2010(1):78.
    [摘要](1266) [HTML](0) [PDF 339.85 K](407)
    摘要:
    从《最后一个渔佬儿》到《铁壳船》,前者根植于“寻根文学”的文化语境,后者根植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境遇,二十余年的时空更迭,他们从“渔”有“鱼”到“渔”无“鱼”的历史终结,两个“渔佬儿”——“柴福奎”和“杨大头”成了一个“互文见义”的人物符号。在人物符号能指的背后,表征出主人公一方面眷恋农业文明,一方面又质疑现代工业文明,折射出的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文化冲突、生态隐忧、叙事者文化心态归属等问题。
    15  翻译“创造性叛逆”:一种深度忠实
    胡东平 魏娟
    2010(1):82.
    [摘要](1524) [HTML](0) [PDF 291.46 K](780)
    摘要:
    传统翻译忠实标准强调理想化的忠实而轻视翻译的创造性叛逆,认为创造性叛逆是对忠实标准的背叛,忠实和创造性叛逆是对立的。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论证了创造性叛逆忠实于翻译主体(即作者、译者和读者),忠实于文化交流和传播,忠实于翻译自身的发展,从而得出结论:创造性叛逆不仅不是对忠实标准的背叛,反而是深度的忠实。
    16  英语新闻听力图式及其激活
    宋畅
    2010(1):95.
    [摘要](1101) [HTML](0) [PDF 231.45 K](412)
    摘要:
    新闻听力理解是一个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是听者的已有图式和输入信息交互作用的过程。以图式理论为依据,通过研究英语新闻听力理解的实现过程,指出了图式理论对信息的吸收、预测能力以及信息的编辑、整合的促进作用,认为可以通过新闻语篇结构图式、词汇图式和新闻背景图式的方式顺利完成对新闻听力材料的理解。
    17  英语“A+I”结构的句法新析 ——兼论名词无宾格假说
    余丽娟
    2010(1):99.
    [摘要](1193) [HTML](0) [PDF 225.86 K](450)
    摘要:
    在梳理A+I结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题元理论, 格理论, vP壳理论分析了A+I结构中名词短语格的获取,认为“主语至宾语提升结构”比“例外格标记结构”更有说服力。论证了肖娴的名词无宾格假说的合理性及局限性,指出:格与句法的对应关系及格的获取是否依赖于句法结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18  英语学习效果情感影响因子实证分析 ——基于N大学的调查数据
    朱乐红 周薇
    2010(1):104.
    [摘要](1230) [HTML](0) [PDF 267.74 K](413)
    摘要:
    外语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从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视角出发,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学生的动机、自信和焦虑三方面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发现大部分学习者持工具型动机、且动机越明确学习效果越好;自信对提高学习成绩有积极作用;高焦虑水平状态对学习效果有抑制作用。最后提出减少情感过滤的对策。
    19  框架理论视角下鲁迅小说中隐喻的英译策略 ——以《狂人日记》和《药》为例
    汪珍 杨思慧 胡东平
    2010(1):887.
    [摘要](2288) [HTML](0) [PDF 367.00 K](1029)
    摘要:
    鲁迅小说中隐喻颇多,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也是翻译的难点。基于框架理论,结合鲁迅小说《狂人日记》、《药》杨戴译本和莱尔译本中的隐喻翻译实例,从框架相同和相异两个角度探讨译者的隐喻英译策略。认为翻译框架相同的内容时可采用对等转换策略,对于框架相异的内容可采用移植和增补策略。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 湖南农业大学校内
    邮编:410128
    电话 :0731-84618538,84618583 传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