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摘要: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理论深化、实践超越与价值表征维度鲜明彰显着诸多原创性贡献。在理论维度集中表现为:阐明文化主体、形态与功能,深化对文化本质的科学认识;阐发文化建设方法论、目标与路径,深化对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阐论文明建设方法、道路与旨归,深化对中华文明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在实践维度集中表现为:明确首要政治任务为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明达文化使命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明释原则遵循即融文化自信、开放包容与守正创新于一体,明晰施力要求是促进“七个着力”的联结共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工作内容体系的新布局。在价值维度集中表现为:以绘制人类现代文明新蓝本破解文明价值难题,以提供人类文明进步新遵循凝聚文明价值共识,以构建人类文明发展共同体倡导文明价值秩序,表征着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体系的新范式。
    摘要: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理论意涵,需要从辩证视域出发进行阐释。在“根”与“魂”的融通、“危”与“机”的共在、“体”与“用”的关联、“深”与“广”的统一中审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揭示其理论源泉、现实土壤、核心要义、价值旨归,能够从整体上廓清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源流、精髓与价值,从而回答好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摘要:
    基于2015―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二次近乎理想的需求系统(QUAIDS)模型估计城乡居民食物需求弹性,并进一步基于食物价格分析城乡居民饮食结构优化与农业碳减排的协同路径。研究发现:就单类食物价格变化来看,蔬菜水果价格降低不具碳减排效应,提高猪肉价格具有碳减排效应,但会减少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只有水产品价格下降或牛羊肉价格上涨可以优化居民饮食结构、促进农业碳减排;从多类食物价格变化组合效应来看,降低蔬菜水果和水产品价格,并同比例提高猪肉、牛羊肉价格可以在增加植物和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的情况下,优化居民饮食结构、促进农业碳减排;相同情境下,城镇居民人均碳减排绝对量略大于农村居民。
    摘要:
    基于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理论分析表明,土地流转引致农户生计资本禀赋的变化是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基础和引擎。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四期微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土地流转能够显著降低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土地转入对中部地区农户、低收入组农户以及年老男性户主农户相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显著;土地转出则显著降低了西部地区农户、低收入组农户和年轻户主农户的相对贫困脆弱性。
    摘要:
    农业与食物系统的韧性涉及整个国家或全球的食物安全,对于抵抗外来冲击至关重要。运用熵值法、泰尔指数以及地理探测器模型,测算2001—2020年中国及各地区农食系统的韧性水平,发现其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山东农食系统韧性始终处于最高水平,西藏最低;华中地区农食系统韧性较高,西部地区农食系统韧性明显低于其他地区。中国农食系统韧性的总体差异、区域内及区域间差异均呈不断扩大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华南及西部地区内的省际差异所致。
    摘要:
    基于改革政策目标,从产权能力完善、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三个方面,运用熵权TOPSIS法和障碍度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市)2014—2021年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行综合评价和障碍因子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水平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区域间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各地区改革水平的差距呈逐步缩小态势;各省(区、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家庭农场发展水平、农村市场化程度、集体经营收入水平、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能力和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基本属于集体经济发展维度,表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与改革规划目标仍有差距,还需进一步提升集体产权改革的经济效能。
    摘要:
    基于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hinese Social Survey)数据,通过构建有序Logit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素养对农民乡村治理参与行为的作用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素养显著正向影响农民的乡村治理参与行为;除数字金融素养外,不同层面的数字素养都对农民参与乡村治理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和外在政治效能感在数字素养对农民乡村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既要注重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弥合接入层的数字鸿沟,也要完善对农村居民的数字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释放数字红利,提高村民的政治效能感。
    摘要:
    基于“理性-渐进”理论的分析框架,利用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贵阳市作为实验组,采用合成控制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检验数据开放政策对当地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的数据开放政策确实有助于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和强度,表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深挖政府数据中蕴含的价值,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当地的技术创新效应;新政策的实施,政府需要兼顾“理性”与“渐进”主义两个方面;数据开放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外部环境也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推动力。
    摘要:
    通过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乡村治理有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湖南鹊村土地合作经营模式为例,探讨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重构乡村治理的实践过程及其内在机理。农地“两权分离”的制度安排造成村治主体能力不足、村庄治理资源匮乏和治理规则失效等乡村治理困境。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是对乡村治理困境的积极回应,其促进了村治主体能力提升、治理资源集聚和治理规则重塑,从而实现了乡村治理有效。研究发现,乡村治理重构的关键是再造集体治理能力,这涉及资源配置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两个方面。“三权分置”改革通过产权结构调整提升集体的资源配置能力,通过激活村庄利益关联和政治关联强化集体的组织动员能力,实现了集体治理能力再造。
    摘要:
    在双碳目标战略时代背景下,探究低碳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的溢出效应,对于加快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低碳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采取倾向匹配得分、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低碳政策会对家庭农场新增创业数量造成冲击,该影响主要受到调整产业结构、制约经营规模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政策的冲击效应对种植业区、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尤为显著。进一步讨论发现:低碳政策的环保规制压力有利于弱质家庭农场的有序退出,助力“以量换质”目标;低碳政策若与电子商务试点共同实施,则会削弱其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提升乡村创业韧性。
    摘要:
    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21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工商企业注册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跨境电商改革对城市创业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跨境电商改革显著提高了综合试验区新企业成立的数量,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跨境电商改革通过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和优化营商环境进而提升综合试验区创业活跃度。异质性分析发现,跨境电商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市场化发展较低的地区中更明显,且主要促进个体工商户和大中型企业的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分析表明,跨境电商改革还能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且对于第三产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2024(1):103-112, DOI: 10.13331/j.cnki.jhau(ss).2024.01.012
    摘要:
    以2011—2021年全国284个地级市为样本,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其三个分维度指数衡量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构建泰尔指数衡量城乡收入差距,从宏观视角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这一缩小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明显较强。在此基础上,使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其三个分维度指数匹配CFPS2012—2020五期数据集,从农村家庭这一微观社会单元入手,揭示数字普惠金融通过缓解农村家庭正规信贷约束、改善农村家庭生产经营、提高农村家庭收入水平等微观机制赋能农村居民增收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10(1):25, DOI:
    [摘要] (4119) [HTML] (0) [PDF 358.85 K] (4123)
    摘要:
    在对农村生活形态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循着农村生活形态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轨迹,将农村生活形态的演变过程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传统社会的农村生活形态、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时期的农村生活形态、现代社会的农村生活形态,并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生活形态的具体特征。城乡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特色的现代社会就是城乡统筹的社会,城乡统筹发展必然促进农村生活形态从同质性向和谐的异质性转变。
    2019(4):34-41, DOI:
    [摘要] (421) [HTML] (0) [PDF 246.32 K] (4063)
    摘要:
    基于河南省585份新型职业农民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新型职业农民持续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利用ISM模型解析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和层级结构,结果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受教育程度、职业兴趣、职业信心、职业韧性、风险态度、代际传递意愿、技术获取、政府支持、社会保障以及市场预期10个因素对其持续经营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职业韧性和代际传递意愿是表层直接因素,风险态度、职业信心、技术获取和社会保障是中层间接因素,职业兴趣、市场预期、政府支持和受教育程度是深层根源因素。
    2012(4):1-15, DOI:
    [摘要] (1232) [HTML] (0) [PDF 160.48 K] (3882)
    摘要:
    2012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进步及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基于此,本刊特邀周清明等专家教授开展“农业人才培养与农民教育”笔谈。周清明教授基于湖南农大的实践,认为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之道在于:更新教育观念,理清办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建设,夯实培养基础;健全评价机制,保障教学质量。刘纯阳教授认为,国情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依然必须大力发展农民教育,而农民自身的发展转型则要求人们对传统体制下的农民教育模式和理念进行重新审视。面向未来的农民教育不仅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转型这个大的时代背景,而且要结合高等教育大众化这一新的趋势进行调整,必须以均衡发展的理念来推进面向未来的农民教育。夏金星教授认为,农村人力资源匮乏正成为“三农”发展的瓶颈,农业教育资源正在加速流失,农业发展暗藏危机,“三化”同步推进亟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吴易雄博士认为,湖南农业人才培养与农业科技创新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如果从整体上、发展潜力上和应用层面上分析,湖南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人才培养仍存在较突出的瓶颈制约,应从农业科技创新机制、重点、环境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改善和强化。
    2020(2):41-48, DOI:
    [摘要] (752) [HTML] (0) [PDF 108.22 K] (3774)
    摘要:
    职务犯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实质在于从传统的“法律报应”走向“法律激励”,具备法规范意义上的积极价值。探索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职务犯罪案件中的适用时,需考量其是否带来刑法体系功能紊乱及罪行关系结构失偏的潜在风险。因此,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职务犯罪案件的适用时需要坚守罪刑相适应原则与法益保护原则,并从实体规定、权利保障以及权力监督等方面着手,化解现阶段适用该制度所带来的风险,为刑法正当规制职务犯罪案件提供规范性框架和制度保障。
    2020(2):1-7, DOI:
    [摘要] (532) [HTML] (0) [PDF 127.39 K] (3740)
    摘要:
    基于现阶段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导向,通过赴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调研考察,围绕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农业机械化、农业品牌化、农业绿色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支持政策等六个方面分别论述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具体发展模式,并就湖南省农业现代化实践优势和差距进行比较。结合湖南省发展实际,提出了湖南省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取向: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紧密衔接,推进农民组织化;精准制机、适机、用机、购机,实现农业机械化;实现精细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品牌化;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引领农业绿色化;做优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助推产业融合化;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进服务社会化。
    2020(1):49-55, DOI:
    [摘要] (449) [HTML] (0) [PDF 285.35 K] (3711)
    摘要:
    杭州积极推进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的创新实践,开展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联众模式”“淳安实验”和临安天目山试点。基于杭州宅基地制度改革实践的观察发现,宅基地“三权分置”面临着实践需求与政策供给的不匹配,宅基地所有权难以显化、宅基地资格权的认定及规范保护比较模糊、宅基地使用权规范流转和盘活的市场机制及法治保障不足等困境。深入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促进闲置宅基地的盘活利用,应该坚持城乡融合、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视角,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充分发挥村集体在宅基地开发利用中的主导作用,保障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的有效落实;科学界定农村宅基地“三权”之间的权责关系,显化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建构完善的确权赋能机制;完善政策扶持、平台搭建和空间管制等政府资源配置机制,保障宅基地使用权的适度放活;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与相关领域改革的协同融合,完善宅基地用益物权保障机制。
    2020(2):27-34, DOI:
    [摘要] (455) [HTML] (0) [PDF 297.02 K] (3691)
    摘要:
    基于陕西、甘肃、山东、云南四省826户苹果户的调研数据,利用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收入、社会资本对农民阶层自我定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有45.89%的农民阶层自我定位为“上层”和“中上层”,44.07%的农民定位为“中层”,10.05%的农民定位为“中下层”和“下层”,呈“上头大,下头小”的保龄球状,高位认同占主导特征;收入对农民阶层自我定位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收入对阶层自我定位的系数从0.10分位点上的0.386逐步减小至0.75分位点的0.157,边际作用逐渐下降,存在“餍足效应”;社会资本及其三个维度均对阶层自我定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收入在社会资本促进阶层自我定位中发挥中介作用,其中收入在社会网络与阶层自我定位之间的中介效应最大,为15.47%。
    2020(1):35-43, DOI:
    [摘要] (542) [HTML] (0) [PDF 479.59 K] (3673)
    摘要:
    基于CGSS2015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宗教信仰对农村居民阶层认同的影响。结果表明:宗教信仰对农村居民阶层认同有显著正向影响。相较无宗教信仰的农村居民,有宗教信仰的农村居民自我认同的阶层地位更高。具体而言,宗教信仰通过参与效应、品位效应和慰藉效应对农村居民阶层认同产生影响。宗教活动参与对农村居民阶层认同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参与频次越高,受到的正向影响越强;不同宗教信仰类型对农村居民阶层认同均产生正向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仅有回教对阶层认同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相较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村居民,宗教信仰对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村居民阶层认同影响更大。
    2020(1):17-24, DOI:
    [摘要] (557) [HTML] (0) [PDF 242.52 K] (3657)
    摘要: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及行为理论模型,以湖南省4个市(州)331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对利用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感知(提高自身技能的认知)会正向作用于其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影响农户秸秆资源化化利用的意愿。乡邻、村委会和村干部支持是影响农户主观判断的重要因素,秸秆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是农户知觉行为的关键因素,主动宣传秸秆资源化利用是农户利用行为的最终结果。
    2019(4):10-16, DOI:
    [摘要] (596) [HTML] (0) [PDF 442.03 K] (3450)
    摘要:
    利用2009年8月—2017年5月的豆粕期现货市场价格数据,以Toda 和Yamamoto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为基础,结合滚动窗口回归法对豆粕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动态Granger因果检验。研究表明:中国豆粕期现货市场价格之间保持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的同时,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显著的单向价格发现功能,且随时间推移,价格发现功能在不断增强,是现货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一结果不随滞后期以及样本选择而改变,具有很强的稳健性。
    2019(5):38-44, DOI:
    [摘要] (631) [HTML] (0) [PDF 207.70 K] (3448)
    摘要:
    基于廖原县近二十年的教育改革分析发现,在农村教育上移趋势的形成与发展初期,地方政府发挥了主要的推动作用。在“以教育改革带动城区经济繁荣”的政府发展逻辑主导下,城乡教育资源差距巨大的格局形成,农村学生享受在地化教育的需求难以满足,被动进城求学。2012年后,农村家长的教育需求逐渐发生转变,其“上好学”的教育期待以及诸多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行为,在客观上与地方政府推动城镇化的目标达成一致,共同推动着当前阶段的农村教育持续上移。要突破这种结构惯性,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农村教育的发展重点从“促公平”转到“提质量”,推动实现质量维度上的城乡教育均衡。
    2020(2):57-64, DOI:
    [摘要] (436) [HTML] (0) [PDF 294.48 K] (3441)
    摘要:
    房地产业和工业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房价持续上涨对工业产出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推高用工成本、挤占资金、引发投机等三个方面,且这种影响在不同的工业化水平下存在门限效应和区域差异。基于2003—2017年31个省(市)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已由前期的拉动作用为主转化为抑制作用为主;分区域看,中部地区受自身工业发展水平及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影响较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因房价较低影响不显著;在不同的工业化水平下,房价上涨对工业产出影响存在门限值。
    2020(2):65-72, DOI:
    [摘要] (515) [HTML] (0) [PDF 256.88 K] (3438)
    摘要:
    基于2009—2018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分析了股权激励和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有显著负向影响;高质量的内部控制有助于缓解融资约束,同时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强化股权激励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另外,代理成本在股权激励与融资约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2020(2):8-19, DOI:
    [摘要] (458) [HTML] (0) [PDF 575.53 K] (3418)
    摘要:
    从制度变迁视角阐述了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对农业要素流动及其结构变迁的影响,并利用1994—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农业的劳动力和土地要素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农业资本深化程度不断提高。从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农业资本要素相对丰裕,中、西部农业劳动力和土地要素相对丰裕,但资本积累正在不断加快。财政分权对中国农业资本深化具有深刻的制度影响,一方面财政分权通过促进支农支出和工业化推动农业资本积累,另一方面财政分权通过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抑制农业劳动力、土地要素积累,从而驱使农业经济增长路径呈现节约土地和劳动力的资本深化趋势;随着财政分权体制改革的推进,上述影响效应不断增强,且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强于东部地区。
    2012(1):20-26, DOI:
    [摘要] (876) [HTML] (0) [PDF 296.89 K] (3403)
    摘要:
    基于2008―2010年湖南洞庭湖区、洞庭湖边沿地区、丘陵区和山区10个样点县(市、区)200个典型农户(散户)和10个种植大户的水稻生产调查数据,分析了散户和专业大户水稻生产成本构成和产量产值效益、水稻生产效益的盈亏平衡点。结果表明,散户每季平均单产为6 951.3 kg/hm2;产值为12 863.78元/hm2;成本为10 249.6元/hm2;盈利为2 613.15元/hm2,享受种田补贴后,盈利水平提高;户平种植水稻收益为2 266.00元,山区最低,平原区最高。专业户每季平均单产为7 169.3 kg/hm2;产值为14 202.99元/hm2;成本为12 429.8元/hm2;盈利为1 773.24元/hm2。这说明湖南水稻生产成本高、盈利水平低、内在风险大。农户最低期望盈利年平2.0~2.8万元/户,需要耕地规模3.4~5.3 hm2,需要实行土地流转才可实现。种植大户最低期望盈利3 000元/hm2,实现这一目标需提高单产623.5 kg/hm2,或给予种田补贴1 234.6元/hm2。
    2011(3):29-34, DOI:
    [摘要] (2012) [HTML] (0) [PDF 296.36 K] (3301)
    摘要:
    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对公司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基于中国45家农业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对影响资本结构的微观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现金流量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企业规模、非债务税盾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而成长能力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性不显著。
    2020(1):1-7, DOI:
    [摘要] (268) [HTML] (0) [PDF 267.71 K] (3203)
    摘要:
    以技术接受理论为基础,分析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社群影响、便利条件和农户特征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及路径,并以此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湖南、黑龙江、吉林三个水稻主产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各因素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特征、感知有用性对农户技术采纳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社群影响可以直接影响农户的感知有用性,也可以通过影响感知易用性而间接影响感知有用性,进而影响农户的技术采纳意愿;便利条件通过影响感知易用性而间接影响农户技术采纳意愿。因此,通过社群影响和便利条件直接或间接影响农户对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的心理感知,进而通过感知有用性提高农户技术采纳意愿是行之有效的路径。
    2019(4):49-56, DOI:
    [摘要] (564) [HTML] (0) [PDF 189.53 K] (3168)
    摘要:
    基于山东省891位农村老年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双向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方向与不同方式的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同影响。子代情感支持、亲代情感支持以及亲代照料支持会显著提高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但子代经济支持会降低老年人自评健康;亲代经济支持、子代情感支持和照料支持能有效遏制其日常活动能力的退化;子代经济支持、亲代照料支持会增加其抑郁程度,但子代情感支持、亲代情感支持以及子代照料支持会显著改善其心理健康。
    2019(4):63-69, DOI:
    [摘要] (451) [HTML] (0) [PDF 307.49 K] (3085)
    摘要: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和3所国家优质高职院校14个涉农专业322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务农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务农态度、主观规范以及感知行为控制对其务农意愿均有显著影响;务农态度上,学生更关心在农业领域工作对自己以及今后的家庭会有哪些收益和风险,并根据感知到的收益和风险进行最终的权衡;主观规范上,学生更多地是参考家人的意见、已经在农业领域就业的学长的意见以及和自己比较熟悉的专业教师的建议;感知行为控制上,影响最大的是对务农后的生活预期、在校期间积累的农业实践经验以及获得较高收入所需要积累的时间。
    2019(4):1-9, DOI:
    [摘要] (413) [HTML] (0) [PDF 240.58 K] (3021)
    摘要:
    基于湖北省379份农户问卷调研数据,从产权改革、社会资本两个维度选取12个观测指标,并以交易费用为中介变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产权改革、社会资本以及交易费用是影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效果的重要因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改革越彻底,网络、规范、信任等社会资本越高,设施管护效果越好;产权改革及社会资本还可以通过降低交易费用提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效果。以农户用水需求及工程盈利能力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分析的结果进一步显示,用水需求高的农户,随着社会资本的提高,设施管护效果要显著好于用水需求低的群体;相较于低盈利能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高盈利能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效果受产权改革的影响更大。
您是第位访问者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 湖南农业大学校内
邮编:410128
电话 :0731-84618538,84618583 传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