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家庭收入效应
    刘洪银
    2011(3):1-5.
    [摘要](968) [HTML](0) [PDF 295.65 K](876)
    摘要:
    基于2008年山东省潍坊市的农村家庭住户调查数据,构建一个半对数模型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家庭收入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数量与受教育水平有助于提高家庭总收入,非农经营活动对家庭收入影响最大;劳均耕地面积与农村家庭总收入之间成U型关系。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提高农村家庭收入水平,关键在于政府普及农村教育培训;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产业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个人创业和非农就业;逐步开展农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2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研究
    袁辉斌 欧阳涛
    2011(3):6-10.
    [摘要](919) [HTML](0) [PDF 293.94 K](860)
    摘要: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农民收入;相关性分析;粮食补贴;湖南
    3  农机租借服务模式的比较优势与推广意义
    李明 吴彬 李军政
    2011(3):11-14.
    [摘要](963) [HTML](0) [PDF 371.96 K](772)
    摘要:
    在分析国内农机服务模式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的实际,提出农机租借服务模式。与农户自购农机模式和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模式相比较,农机租借服务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推广农机租借服务模式具有多重意义。
    4  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流域水系统资源承载力分析——以浏阳河流域为例
    张海斌
    2011(3):15-22.
    [摘要](882) [HTML](0) [PDF 376.76 K](966)
    摘要:
    在阐述河流流域水系统承载力的内涵及衡量指标,分析河流流域水系统承载关系的基础上,以人口、经济和环境为目标,以供水量、污染容量以及人口规划和工农业产值规划为约束,建立了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流域水系统资源承载力优化模型。以浏阳河为例分析得出,按照浏阳河流域的可供水量、理论纳污容量和人口、经济发展规划速度,若以环境优先为前提,2015年浏阳河水系统资源承载能力满足要求,若以经济优先为前提,则基本满足要求;而无论是以环境优先还是以经济优先为前提,2020年均会出现水系统资源承载能力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进而提出了浏阳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管理对策。
    5  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个案分析:以长沙市为例——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
    周杨慧 朱红梅 张玉平
    2011(3):23-28.
    [摘要](970) [HTML](0) [PDF 302.86 K](785)
    摘要:
    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充分考虑耕地与建设用地创造的价值和生态用地对经济的约束,进一步扩大土地承载力研究范围,分析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系统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并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以2008年为基期,对长沙市2009—2020年土地承载力变化进行仿真模拟,其结果表明:人口低速发展、经济稳步发展、粮食单产较快增长的发展模式是长沙市的最优选择,其土地综合承载力最高。
    6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马巾英 李明贤
    2011(3):29-34.
    [摘要](2059) [HTML](0) [PDF 296.36 K](4498)
    摘要:
    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对公司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基于中国45家农业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对影响资本结构的微观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现金流量与资产负债率负相关,企业规模、非债务税盾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而成长能力与资产负债率的相关性不显著。
    7  农村贫困人口瞄准中主体博弈行为的分析
    刘纯阳 陈准
    2011(3):35-41.
    [摘要](997) [HTML](0) [PDF 366.56 K](602)
    摘要:
    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村贫困人口瞄准中的政府、政府专门的扶贫机构与基层扶贫组织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进而出现两大博弈过程。基于扶贫机构工作认真负责与否,建立政府、扶贫机构和扶贫对象三大主体之间的博弈模型,并通过博弈模型的最优解提出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瞄准精度的建议:建立农村贫困人口的信息披露制度;保障督查的积极性,注重督查的效率;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强化扶贫工作责任制等。
    8  村级文化设施建设与利用问题刍议 ——基于湖南1395个村的调查
    刘志成 谭英 翟新倩
    2011(3):42-46.
    [摘要](912) [HTML](0) [PDF 281.46 K](967)
    摘要:
    农村文化设施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其建设和利用状况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基于湖南1395个行政村的调查发现,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初具规模的同时,存在文化设施总量供给不足,质量不高,部分设施利用率低,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为此,应融通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及时更新、修葺村级文化设施;加强管理与队伍建设,建立对文化设施的长期跟踪和农民使用意见反馈机制,提高村级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村民满意度。
    9  农户生计方式对农村生态的影响及其协调策略 ——以陕北黄土高原为个案
    苏磊 付少平
    2011(3):47-54.
    [摘要](1006) [HTML](0) [PDF 336.23 K](1260)
    摘要: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变迁,农户生计方式日益多样化,由单一的种植转向养殖、林果业、外出务工、经商等。选择不同生计方式的农户如纯农户、农兼户、兼农户对生态影响的方式和程度具有较大差异。应通过细分农户,加大扶持;调整生态退耕政策;推进生态中心村建设等策略,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协调不同生计方式农户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实现农村生态的改善与保护。
    10  失地农民研究:十年回顾与延展
    黄俊辉
    2011(3):55-61.
    [摘要](1326) [HTML](0) [PDF 292.20 K](612)
    摘要:
    2001—2010年来,学术界基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视角,从征地制度与过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状态、就业、安置与社会保障、权益受损和保护等方面研究了失地农民问题,并形成了诸多共识。但也在失地农民与城市化的反思,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安置补偿、就业和保障政策的评估,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上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
    11  中文版“工作投入量表”测量信度的分析 ——基于多元概化理论和310名教师的调查数据
    甘媛源 杨化刚 田金亭 余嘉元
    2011(3):62-65.
    [摘要](1756) [HTML](0) [PDF 280.53 K](2000)
    摘要:
    在应用工作投入量表(中文版UWES)对310名小学教师进行测试的基础上,运用多元概化理论对数据展开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投入量表的整体测量信度高,它既可用于常模参照测验又可用于标准参照测验,其三个维度也有较高的测量信度;工作投入量表的各个因子分值比例比较适宜;在信度要求稍低的测验情景中,可采用精简版的工作投入量表对工作投入进行替代测量。
    12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同伴互评效果的比较研究 ——基于135名学生的分组对照实验
    胡茶娟 张迎春
    2011(3):66-70.
    [摘要](1358) [HTML](0) [PDF 438.12 K](1221)
    摘要:
    同伴互评虽起源于国外母语写作教学课堂,却已在国内二语写作教学实践中使用并发挥了很大优势。为探讨同伴互评在国内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中使用的情况,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级理工科类专业135名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作为反馈施与者能更好地把握写作主题和文章结构层次等宏观技巧,而对照班学生则能更准确地把握语言表达细节等微观层面的问题;实验班和对照班高分组收益情况不存在明显差异,中间组是本次实验的最大受益者,实验班低分组的学生更能取得作文宏观技巧的提高。
    13  明清茶学思想的审美内涵 ——以茶诗为例
    王秀萍 朱海燕 朱旗
    2011(3):71-76.
    [摘要](1003) [HTML](0) [PDF 376.88 K](690)
    摘要:
    明清茶诗是研究明清茶美学思想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明清时期茶美学思想表现为对古典美的完美总结和极端叛逆的矛盾纠结:一面是美善同一、仁厚恭谨、立象尽意的儒家美学思想的发展和终结;另一面是大反正统,或追求清雅性灵,或看重闲适平常。如此多样而充满张力的审美意识形态注定了中国传统茶美学由兴入盛,再由盛转衰的必然命运。
    14  儒家君子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对当代人才观的启示
    李长泰
    2011(3):77-81.
    [摘要](987) [HTML](0) [PDF 282.16 K](1058)
    摘要:
    儒家君子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人才与精神形象,其核心价值观是其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其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天地人和是君子最高理想价值观,智仁勇三德是君子内在品质价值观,尊道贵德是君子内在精神价值观,义以为上是君子精神外现价值观,德才兼备是君子人才素质价值观。儒家君子的核心价值观对当代人才观具有重要启示:一是利于把握人才的培养方向,二是利于衡量人才的基本素质,三是利于确定人才的价值取向。
    15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及其英译再现策略 ——基于描写翻译理论的视角
    李磊
    2011(3):82-87.
    [摘要](1488) [HTML](0) [PDF 310.67 K](1371)
    摘要:
    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灵魂和精神所在。传统的诗词翻译研究大多倾向于经验的总结和标准的确立,忽视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与传播活动的复杂性与多维性。描写翻译理论强调要把翻译语境化,以发现翻译现象背后的文化历史事实,从而避免文化的误解和审美的缺失。再现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更应该重视文本背后的超语言因素,注重特定文化语境和特殊人物情感律动的翻译,并从语言符号和语言风格方面尽量体现诗歌的言外之意。
    16  模因理论下“山寨X”构式的衍生动因
    刘坛孝 陈建生
    2011(3):88-92.
    [摘要](1048) [HTML](0) [PDF 310.39 K](773)
    摘要:
    “山寨X”新词的诞生,是认知主体体验现实表征,形成心理表征,实现语言表征的过程。伴随着“山寨”语素的去范畴化和“X”语素的泛化,“山寨”由词汇地位降格为一个构词语素。“山寨X”构式的多产性与“山寨”语素语义的差异性缘于认知心理、认知方式和语言本身对语言模因的驱动。
    17  门阀政治下西晋庶族诗歌创作的风格
    程兴丽 许松
    2011(3):93-96.
    [摘要](865) [HTML](0) [PDF 333.09 K](573)
    摘要:
    西晋门阀政治引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格局对当时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激发了不少庶族寒门之士用诗歌寄予他们的苦闷,主要表现为两种风格:一种是怀才不遇的高唱不平,大声疾呼;另一种则是隐退俗世,乖离现实的绝望吟唱。两种诗歌创作风格都是基于对当时现实的反抗。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 湖南农业大学校内
    邮编:410128
    电话 :0731-84618538,84618583 传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