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微型企业成长性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湖南269 份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安 李朝晖
    2014(1):1-6.
    [摘要](1112) [HTML](0) [PDF 114.67 K](542)
    摘要:
    返乡农民工创办的微型企业在农村实体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成长性可划分为营运成长性、生产成长性以及后备成长性。基于湖南省蓝山、安化、嘉禾、岳阳四县269名农民工创业的调查数据,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创业者的交际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机会识别能力、市场占有率、价格优势、家庭劳动力、家庭负担、政府支持及合作组织等因素显著地影响企业的营运成长性;创业者经验技能、员工工作效率、员工流动频率、员工培训、家庭劳动力、家庭负担及银行支持等因素显著地影响企业的生产成长性;创业者的文化程度、员工培训、市场占有率、企业文化、家庭劳动力、家庭负担以及政府支持等因素显著地影响企业的后备成长性。
    2  消费者安全液态奶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北京、天津、石家庄市676份调查问卷
    王志刚 杨胤轩 彭佳
    2014(1):7-13.
    [摘要](1335) [HTML](0) [PDF 229.01 K](643)
    摘要:
    基于北京、天津、石家庄的676份调查问卷,选取城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是否从事食品相关工作、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吸烟、健康评价、消费信心、随机价格、以及对安全食品关注程度和了解程度等变量,以假想价值评估法为基础,运用开放式问题法和二分选择法分析城市消费者安全液态奶支付意愿。结果显示:天津市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最高,北京市次之,石家庄最低,消费者对于安全液态奶的支付溢价为19.66%-23.35%。对于其他变量,年龄越小、教育程度越低、收入越高、了解程度越高的消费者支付意愿越高;在二分选择法中,随机价格越高,消费者越不倾向于接受所给报价;在开放式问题法下,消费者的健康评价显著正向影响着支付意愿;其余变量的影响则不显著。
    3  农产品加工业综合绩效与投入产出效率分析 ——基于湖北省2011年数据
    韩艳旗 赵晓飞 王红玲
    2014(1):14-20.
    [摘要](1266) [HTML](0) [PDF 188.51 K](581)
    摘要:
    基于国资委《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2012》4个方面的主要指标,对2011年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进而运用DEA方法对12个具体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已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省的带动能力强劲;12个具体行业产业绩效整体表现出色,但个别行业在债务风险、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等方面需要引起重视;与全国整体水平相比,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表现一般。
    4  “三化”视角下省域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中部农业大省安徽2000―2011年的数据
    黄海艳
    2014(1):21-27.
    [摘要](1078) [HTML](0) [PDF 284.42 K](813)
    摘要:
    基于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视角,运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测度了安徽省17市2000―2011年的农业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静态来看,由于纯技术效率不高导致综合技术效率均值偏低,大多城市处于非DEA有效状态;从动态来看,因为技术水平变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强劲增长;就影响因素而言,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发展水平都显著地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效率,文盲率显著地负向影响农业生产效率,时间变量与农业生产效率之间存在倒“U”关系。据此提出,农业大省应减少冗余农业投入量,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城镇化建设和工业化发展、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  农民自杀的类型及其社会分布逻辑
    刘燕舞
    2014(1):28-33.
    [摘要](1317) [HTML](0) [PDF 81.06 K](840)
    摘要:
    以利害权衡为标尺,农民自杀主要存在着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报复型自杀与绝望型自杀4种理想类型。同时基于目的动机可分为12种经验类型,其中,利己型自杀分为逃避性自杀、脱苦性自杀和出气性自杀3种;利他型自杀分为殉节性自杀、减负性自杀和担责性自杀3种;报复型自杀分为辩诬性自杀、威胁性型自杀、惩罚性自杀3种;绝望型自杀分为价值性自杀、情感性自杀与生存性自杀等3种。社会整合和社会规范的强弱与农民选择自杀的类型高度相关。社会整合强度与社会规范强度呈现集聚的形态,其自杀类型向利他与报复或利己与绝望两端集聚;社会整合强度与社会规范强度均适中,其自杀类型的分布则显现出离散的特征。
    6  农民工春节“归家族”人情负担及其治理 ——基于西安Y县的调查
    何永松
    2014(1):34-37.
    [摘要](1044) [HTML](0) [PDF 126.09 K](537)
    摘要:
    基于陕西西安Y县127份问卷调查数据发现,农民工春节“归家族”人情消费对象包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属,同村邻居、同乡,务工结识的同事、同乡和朋友等四类。人情支出比重大,人均人情负担3 515元,占全年务工收入的19.5%;礼金标准大多在100~500 元之间,500元以上的也不在少数;人情消费频率高,难以承受。春节人情负担加重了农民工的物质和心理负担,弱化了农民工家乡认同,疏离了农民间亲熟关系,扭曲了农村原有的人情关系。只有营造节俭办喜事的氛围,创办农村人情类民间组织,引导农民工春节“归家族”带头移风易俗,才能有效治理人情异化现象,抑制人情的负效应。
    7  返乡农民工子女同伴依恋和学校适应行为研究 ——基于2 625份调查问卷
    谭千保 张英 龙莎莎 蒋旺
    2014(1):38-42.
    [摘要](1121) [HTML](0) [PDF 197.84 K](588)
    摘要:
    采用同伴依恋分量表和在校行为子量表对1 060名返乡农民工子女和1 565名留守农民子女的同伴依恋与学校适应进行测查,结果发现:返乡农民工子女与留守农民子女的同伴依恋和学校适应存在显著差异,返乡农民工子女的同伴信任、同伴沟通以及学校适应得分均显著低于留守农民子女,而同伴疏远得分则显著高于后者;返乡农民工子女的同伴信任、同伴沟通与其学校适应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伴疏远与学校适应各维度存在显著负相关。控制被试的性别、年龄因素后,返乡农民工子女的同伴依恋对其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两者关系密切。
    8  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南京市783份调查问卷
    王梦怡 姚兆余
    2014(1):43-48.
    [摘要](1096) [HTML](0) [PDF 107.09 K](551)
    摘要:
    基于南京市783份调查问卷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行为明显具有乡土性与现代性的双重特征:基本消费上保持俭朴,同时通过新的消费形式来实现身份认同并融入城市。新生代农民工对消费方式的选择实质上是建构自我认同的社会身份。收入状况决定了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其经济收入与衣着消费之间负相关,与医疗消费、娱乐支出之间正相关,与食品消费、居住消费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婚姻状况对于其食品支出、居住支出、娱乐支出有一定的影响;年龄与居住消费、衣着消费之间正相关;性别与娱乐消费负相关,与医疗消费正相关;文化程度与消费行为之间显著正相关。
    9  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安徽农民的问卷调查数据
    武壮 张士云
    2014(1):49-52.
    [摘要](1206) [HTML](0) [PDF 168.81 K](744)
    摘要:
    基于安徽省399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排序选择模型分析发现:农民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身体健康水平、性别、文化程度、住房条件、养老问题、村庄环境、邻里关系等对农民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农民健康状况、住房条件、村庄环境和邻里关系越好,文化程度、文体满意度越高,其主观幸福感度越高。
    10  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组织及其体系研究述评
    张云英 刘艳斌
    2014(1):53-57.
    [摘要](1284) [HTML](0) [PDF 81.51 K](650)
    摘要:
    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围绕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组织及其体系建设问题展开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组织及其体系在内涵上属于一体多元的组织网络系统,依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存在着数量少、规模小,分布不均衡,服务能力低,供求矛盾突出等问题;约束因素是多元、多层次的,包括政府体制、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组织机构自身因素等;改善策略包括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的多方协作、多管齐下的运行机制,加强机构自身的服务能力建设等。
    11  国外小额信贷商业化及其启示
    张正平 圣英 穆春会
    2014(1):58-66.
    [摘要](1409) [HTML](0) [PDF 484.36 K](779)
    摘要:
    从国外来看,早期的小额信贷比较注重扶贫的社会目标,而近年来,小额信贷机构为了实现可持续的财务目标,商业化特征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拓展商业性资金来源、采取商业化的运营模式、形成多种商业化途径、产生专业化服务机构;其商业化动因主要源自政府的直接推动、商业利润的驱动和追求可持续发展。小额信贷商业化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能有效地减缓贫困,极大地提高小额信贷效率,获取广泛的资金来源;消极影响主要是导致目标偏离,导致恶性市场竞争,易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基于此,中国在快速发展小额信贷事业时应注重推进利率市场化,拓宽资金渠道,加强风险管理和优化金融监管。
    12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简论
    曹幸穗 张苏
    2014(1):67-70.
    [摘要](1193) [HTML](0) [PDF 89.13 K](627)
    摘要:
    农业文化遗产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业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初步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政府和相关学术机构积极参加国际农业文化遗产的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农业文化遗产调查和申报工作,扩大了中华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其开发和利用也取得明显进展和成就。进一步合理保护和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必须加强政府引导,构建农业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建立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和资料库,合理规划和组织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并处理好保护、开发和传承的关系。
    13  中美农业科技合作:一个历史个案的经验与启示 ——基于中国作物改良合作计划 (1925—1931)的考察
    张瑞胜 王思明
    2014(1):71-77.
    [摘要](1177) [HTML](0) [PDF 129.14 K](932)
    摘要:
    作为中国官方机构第一次有组织、大规模的农业科技合作项目,金陵大学与康奈尔大学及纽约洛氏教育基金世界教育会三方订立“中国作物改良合作计划”(1925—1931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培育出了高产小麦、大豆、水稻、棉花、大麦等优良作物品种,并在中国进行繁育和推广。中国作物改良合作计划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有良好的前期合作基础和运行机制保障、西方先进科技理论和中国实际的结合、培训农业科技人员等等。合作计划拓宽了美方自身的技术和经验,刺激了当时中国官方在作物育种领域的经费投入;对当代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及中国农业推广工作亦具有重要启示。
    14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困局及其改进 ——以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为例
    徐振宇
    2014(1):78-83.
    [摘要](1268) [HTML](0) [PDF 141.70 K](575)
    摘要:
    目前中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仍不容乐观。以蔬菜为例,农药残留超标被检出和食用蔬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较高的农药残留超标率也为国内很多调查研究所佐证。其原因在于中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诸多制度性困局:法律规制与管理制度缺陷;监管“能力”和“动力”缺乏;监管各相关方之间信息沟通缺乏。改进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基本思路是:推动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全面强化监管“动力”,缓解相关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改革农药监管体制,尽快推动食用农产品质量分级管理。
    15  中国食品安全犯罪的罚金刑修订与评析 ——基于与国外刑法典中相关规制的比较
    李森 陈烨
    2014(1):84-88.
    [摘要](1051) [HTML](0) [PDF 116.20 K](546)
    摘要:
    国外刑法典中对食品安全犯罪的罚金刑都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其计算方法和适用方式值得学习和借鉴。《刑法修正案(八)》对食品安全犯罪罚金刑争议较多的以“销售金额”为标准的计算方法部分进行了调整,不再规定计算标准和罚金限额。无论是从有利于司法实践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刑法》与《食品安全法》相互衔接的立场出发,未设置固定计算标准的立法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罚金刑的适用方式上删除了独立适用的内容,却大大限制了罚金刑本身的预防效果。
    16  学科及其评判标准探析 ——兼与刘小强先生商榷
    申天恩
    2014(1):89-92.
    [摘要](1251) [HTML](0) [PDF 102.52 K](536)
    摘要:
    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以知识谱系和知识体系观建构学科概念内涵。学科系科学主体为了探究科学本源需要,由内在心智结构与客观世界互动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知识范畴的逻辑体系;以知识社会学视角分析学科概念的外延,指向为学科组织与学科规训,学科系社会组织(学问组织)与教育组织的结合体,是权力配置下制度建设与规训设置的统一体。学科成立的评判标准应当是:必须具有独特的客观研究对象,但不一定需要独特的研究方法,也不一定形成单向度、线型的知识体系。
    17  教育生态学的历史演进与学科定位
    高涵 周明星
    2014(1):93-96.
    [摘要](1407) [HTML](0) [PDF 87.33 K](1836)
    摘要:
    教育生态学在生态学和教育学共同作用下,经过漫长的教育生态思想孕育到教育生态理论再到教育生态学科的历史演进,最终在学科群落中有了一席之地。教育生态学的学科定位与其学科性质、研究范畴密切相关。就其学科属性而言,教育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生态的综合性边缘学科,是属于社会科学的教育学和属于自然科学的生态学的交叉产物,具有双重学科属性;就其学科范畴而言,教育生态包括教育生态现象、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生态环境和教育生态机制。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 湖南农业大学校内
    邮编:410128
    电话 :0731-84618538,84618583 传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