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0卷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农村社区治理创新与社会工作者的使命
    钱宁
    2014(3):1-5.
    [摘要](1230) [HTML](0) [PDF 91.96 K](953)
    摘要:
    农村社区治理创新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遏止农村社区衰落走势、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大社会工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必须破解体制、资源配置、农村公民社会发展、社区公共性社会资本匮乏、农村社区空心化和治理人才短缺方面的难题。推动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社会工作者肩负以下四方面的使命:一是发展社区民主,推动平等、公正的参与社区治理格局的形成;二是开展公民教育,培养村民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治理行动的能力;三是协助农村社会组织成长,为社区治理创新搭建组织平台;四是培育社区社会资本,重建社区的合作与信任的社会关系,重塑基于规范和参与网络的新型社会团结。
    2  农村社会工作及其主体角色定位
    陈涛
    2014(3):6-9.
    [摘要](1223) [HTML](0) [PDF 100.79 K](1468)
    摘要:
    农村社会工作包括传统的扶贫,专业社会组织开展的较主流的服务,绿耕、青红培力等团队组织所做的探索等几种主要的范式,其角色对农民而言分别为“教育者”和“领路人”,“服务提供者”或“福利照顾者”,“协作者”和“陪伴同行者”。农村社会工作机构的基本功能定位是作为农村社会服务事业的组织和执行者,核心是承担与农村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相关的组织执行与服务任务,促进农民社会发展。目前农村社会工作者的主体角色定位是“照顾者”角色与“陪伴同行者”角色。其中,“陪伴同行者”角色的基本路径即“三步走”:为农民服务,和农民一起服务,支持农民们自我服务。在具体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农村社会工作者需依据不同理论与现实依据进行角色选择:社会照顾者或社会服务者;冲突调解者与社会调谐者;(另类)发展的促进者;农村居民自治(农村公民社会)的践行者与推动者。
    3  农村产业化项目扶贫运作逻辑与机制的完善
    马良灿
    2014(3):10-14.
    [摘要](999) [HTML](0) [PDF 105.06 K](620)
    摘要:
    产业化项目扶贫是当前中国农村扶贫、减贫与促进贫困地区乡村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式。产业项目扶贫运作逻辑受上级政府、基层政府和农民群体三个行为主体利益博弈的影响与塑造。这一运作模式存在一些缺陷,如项目立项与运行受到领导人意志支配,缺乏规范的议程,带有很强的随意性;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和项目实施各单位之间缺乏有效配合;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联结出现断裂;产业化扶贫政策及其运行脱离地方实践和贫困群体的实际需求,导致国家意志和贫困群体的主体性需求难以实现。要使当前的产业扶贫真正惠及穷人,既要打破自上而下的科层制权力关系结构,尊重和重建广大基层组织与贫困群体的主体性地位,又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助,形成各利益主体之间的有效连接,重视社会工作者的参与,推动扶贫工作由单一的行政主体运作向多方参与的社会化运作机制的转变。
    4  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良乡模式及其启示
    李宪宁
    2014(3):15-20.
    [摘要](776) [HTML](0) [PDF 152.68 K](617)
    摘要:
    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青岛市良乡一村在土地流转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带动土地流转需求;拓宽就业渠道和完善社会保障,增加土地流转供给;成立村领导建设小组和村民议事会,成立以村集体为主体的土地流转中介组织,以等级制为计量基础确定土地衡量标准,建立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良乡模式”下的土地流转使得土地向专业种植大户集中,土地要素价格得以实现,农业生产收益显著提高,逐步实现规模经济。良乡模式的成功实践具有以下启示: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过程中,利益补偿是驱动土地流转供求的内在因素,合理选择中介组织和建立交易规则是构建市场机制的基础和保障。
    5  内生结构性、短期外生冲击与鸡蛋价格波动——基于31省(市、区)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
    蔡少杰 周应恒
    2014(3):21-26.
    [摘要](724) [HTML](0) [PDF 176.50 K](861)
    摘要:
    基于中国31省(市、区)2005—2011年的月度面板数据,选取生产成本、收入水平、相关品价格作为主要的内生结构性因素,以及疫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主要的短期外生冲击因素,构建双对数模型测度两类因素对鸡蛋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雏鸡和饲料为主的生产成本的变动对鸡蛋价格波动起着决定性作用,以疫情为代表的突发事件的冲击是引起鸡蛋价格短期波动的主要原因;猪肉与鸡蛋之间具有较强的替代性,猪肉价格的波动会影响居民对鸡蛋的消费;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鸡蛋价格上涨有一定影响;鸡蛋作为廉价生鲜畜产品,受通胀周期的影响不明显。
    6  农民合作社异化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高雅a 吴晨b
    2014(3):27-32.
    [摘要](874) [HTML](0) [PDF 137.89 K](555)
    摘要:
    基于广东省、安徽省68县(区)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合作社的综合异化度为52.49%,农民合作社异化现象十分普遍。合作社异化主要有3个主因子:事前异化包括按市价收购、入股筹资、重视社员培训和盈余返还,事中异化指一人一票制度,事后异化指入社自愿原则。以此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其对农民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异化因子分别对合作社绩效产生显著且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其中,事前异化因子对6个变量均具有显著的解释力,事中异化因子对“较同行业竞争力”及对“组织成员认同度”不具有显著的解释力,事后异化因子仅对“帮助成员增加收入”不具有显著的解释力。
    7  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水平评价模式及其个案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刘辉 肖莎莎 杨佳杰 许慧
    2014(3):33-38.
    [摘要](797) [HTML](0) [PDF 134.50 K](598)
    摘要:
    基于农业技术供给、中介、需求“三位一体”的视角,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农民素养与家庭特征、农业技术推广等3个方面选取21个指标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水平评价模式。基于湖南省2011年的统计数据测度结果表明:湖南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水平一般,虽然农民科技素养和两型农业技术普及率也有提高,并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仍面临政府支持不够、推广效果不明显、资金缺乏等制约。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湖南需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强化政府的政策支持。
    8  金砖国家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及其国际合作路径——基于WTO农业治理框架
    何燕华 杨炼
    2014(3):39-45.
    [摘要](1238) [HTML](0) [PDF 158.26 K](766)
    摘要:
    金砖国家作为新兴经济体代表,虽同为WTO成员国,但在WTO《农业协定》规制下,各个国家农业支持规则和承诺有较大的差异。根据新一轮多哈回合谈判最新文本草案,金砖国家按所承担的削减义务可分为两个群体:巴西和俄罗斯群体,中国、印度和南非群体。金砖国家农业支持政策目标具有相似性,但各个国家在农业支持的类型和支持水平上差异较大,在WTO农业治理框架内,无疑将缺少协调一致的国际立场,影响到金砖国家在WTO框架下的农业合作。金砖国家要实质性参与WTO框架下的农业治理,革新多边贸易规则,提升和稳固自身实力,应正视各自农业利益的分歧,加强实质性的沟通和有效合作,并在二十国集团内加强与其他成员的合作;完善内部农业治理,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
    9  新生代农民工时代精神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274份问卷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
    李恺 罗丹
    2014(3):46-53.
    [摘要](806) [HTML](0) [PDF 391.49 K](723)
    摘要:
    基于274份问卷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假说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时代精神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个体因素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其时代精神。其中,大众传媒、个体价值观和创新性、家庭文化资本代际传承的影响较关键且具有正向作用,大众传播越客观公正、新生代农民工个体价值观越趋向于主流价值观、个体创新性越高以及家庭文化资本越丰厚,其时代精神就越明显。因此,应有效利用传播手段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注重个体价值观的引导和个体创新性的培育,公平、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丰厚家庭文化资本。
    10  西北地区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基于甘肃T县247份问卷调查数据
    陈晶
    2014(3):54-60.
    [摘要](720) [HTML](0) [PDF 150.63 K](601)
    摘要:
    基于2011年甘肃T县247份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西北地区农村居民幸福感总体满意,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在收入水平、阶层地位、收入分配公平感、生活水平比较、地位变动感知以及地位决定因素认知等变量上差异显著。经济收入较高、生活水平自评较高或自我感知地位上升对幸福感具有显著正效应。职业身份为干部和教师、拥有农用货车的农村居民幸福感较高。不同收入阶层依照不同参照群体的经济地位构建主观地位结构,且对自身的主观幸福感评价差异显著。
    11  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丁百仁 王毅杰
    2014(3):61-66.
    [摘要](979) [HTML](0) [PDF 142.23 K](550)
    摘要:
    利用CGSS2010调查数据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发现,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内在效能感要明显高于外在效能感。社会经济维度的教育程度、阶层地位,政治参与维度的选举投票活动、向村委提建议和政治心理维度的政治认知、政府信任、权威主义的影响显著。农村居民政治效能感与性别、年龄等密切相关,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
    12  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其保护利用
    丁晓蕾 王思明 庄桂平
    2014(3):67-75.
    [摘要](803) [HTML](0) [PDF 218.65 K](1041)
    摘要:
    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是指在古代和近代农业时期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工具类农业文化,包括整地、播种、中耕、收获等17种工具类型。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旅游开发价值和教育传播价值,其保护利用方式主要有馆藏展示、入选非遗名录、缩微工艺品制作、节庆活态保护等。目前,工具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存在偏重于器物层面、过度依赖于旅游业等问题,亟待深入挖掘其时代和区域特色,多途径、多方式加以保护利用,以促进此类农业文化遗产的本真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13  苏联集体农庄与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差异分析
    易棉阳 曾鹃
    2014(3):76-82.
    [摘要](2269) [HTML](0) [PDF 152.46 K](2400)
    摘要:
    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中国农业合作化虽然以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为师,但两者也存在明显差异。在发展路径上,苏联集体农庄的发展完全取决于政府意志;中国农业合作化过程是政府主导和民间需求相结合,更加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意愿。在所有制上,苏联集体农庄的土地和大型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且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则根据不同时期生产实际及时调整,并在公有化程度上逐步退却。在富农政策上,苏联主要通过暴力镇压方式消灭富农,并剥夺其全部财产;中国主要采取行政强制,在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其留下了出路。在单干户政策上,苏联强迫单干户加入集体农庄;中国则是引导方法单干户入社。在生产管理上,苏联主要实行集体承包制;中国则采取包产到队的生产责任管理模式。
    14  村干部挪用型犯罪司法惩处的乱与治——以H省为例
    查国防
    2014(3):83-91.
    [摘要](836) [HTML](0) [PDF 166.93 K](548)
    摘要:
    基于某省2008—2012年247件村干部挪用征地补偿款犯罪案件的分析表明:村干部主体身份和挪用款项的复杂性,导致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界定模糊;被挪用款项主要用于自己或他人购买股票、收取高息、购买房屋、做生意等,挪用人与用款人多为直系亲属且用款人被追诉的极少。村干部挪用型犯罪的司法惩处乱象主要表现为公共事务与村集体事务管理之间界定模糊、征地补偿款是公款还是资金界定混乱、量刑畸轻而且罪刑倒挂、控辩审三方对案件定性分歧大。应基于管理职能界定村干部是否具国家工作人员身份,基于被挪用款项性质界定犯罪性质,以犯罪数额为主要依据予以恰当量刑。
    15  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意愿与农户特征的对应分析——基于云浮市522家农户的调查
    马岚 刘娟 张祖荣
    2014(3):95-96.
    [摘要](889) [HTML](0) [PDF 163.78 K](817)
    摘要:
    以广东云浮市522家农户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对应分析的方法,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意愿进行研究。调研结果表明:农户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际参与率与潜在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反差,收入在2万元以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拥有一定耕地数量的农户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潜在购买群体,水稻、能繁母猪、农村住房、森林火灾等政策性农业保险购买需求与农户收入高低、耕地数量多少、学历高低等密切相关。因此,应进一步从简化保险手续、缩短索赔程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小额贷款发展相结合;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动态调整机制。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 湖南农业大学校内
    邮编:410128
    电话 :0731-84618538,84618583 传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