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习近平关于阐释好中国力量的重要论述研究
    冯宝晶,赵春丽
    2020(6):1-7.
    [摘要](149) [HTML](0) [PDF 190.31 K](518)
    摘要:
    近年来,习近平在多种场合提出了要阐释好中国力量的重要命题。这一重要论述涉及阐释好中国力量的意义、内涵以及具体路径。习近平强调阐释好中国力量是新时代建构中国国际形象、改进中国形象宣传方式和回应西方舆论和意识形态攻击的需要;中国力量体现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制度力量、文化文明力量、和平与发展的建设性力量、国际担当力量等层面;阐释好中国力量需要从学术的阐释、故事的呈现、媒介的传播和全员的协同等多重路径展开。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意涵与培育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三种规定”的分析
    管晓婧,任志锋
    2020(6):8-14.
    [摘要](136) [HTML](0) [PDF 173.90 K](904)
    摘要: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提出“三种规定”分析法,它对于挖掘事物本质意涵极具启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其一般规定是基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而产生的价值意识;特殊规定是基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建构的价值自觉;个别规定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发展的价值标识。鉴于此,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有三:一是要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赖以成长的社会存在基础;二是要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方向;三是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特色。
    3  中非农业产能合作的战略意义、环境条件和政策支撑
    陈弘,文春晖
    2020(6):15-19.
    [摘要](331) [HTML](0) [PDF 108.31 K](847)
    摘要:
    中非农业产能合作为转变中非农业合作模式、提升合作效率、构建新型中非合作关系、助推双方经济结构转型与升级提供新的发展动能,战略意义突出;在环境上需要以能力建设和包容性增长为政策导向着手构建互补的农业结构、开放的经贸合作平台以及健全的双边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在政策支撑上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政策目标,明晰政策重点,围绕对非企业需求构建帮扶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构建中非农业合作大平台。
    4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趋势、驱动力及收敛性——基于非参数HMB生产率指数和200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杨佳利
    2020(6):20-28.
    [摘要](133) [HTML](0) [PDF 505.35 K](1556)
    摘要:
    基于2003—2019年中国农业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HMB生产率指数测度了2005/2004—2018/2017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并分析了其主要驱动力及区域差异,利用经典收敛回归模型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进行检验并揭示条件收敛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规模效率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推动力量,技术效率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甚微,农业技术进步率和混合效率是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短板;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市场化指数、人口城镇化有利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有效灌溉有利于技术进步率之外的其他效率收敛,而农业产业结构和人均GDP则阻碍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
    5  农地流出对农村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2011—2015年CHARLS数据的分析
    胡雅倩,孙立娟
    2020(6):29-38.
    [摘要](172) [HTML](0) [PDF 448.64 K](1298)
    摘要:
    基于2011—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利用基于条件混合过程的Probit和Tobit工具变量模型分析农地转出对农村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农地转出对农村家庭金融资产和风险资产的持有可能性和持有比重有正面影响,对房产和生产性资产的持有可能性和持有比重有负面影响,这在家庭净资产高、户主教育年限高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农村家庭更为明显;农地转出具有一定的财富效应,转出农地的家庭通过非农就业实现了家庭收入的提高和财富的积累。
    6  倾斜性农业保险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及其差异
    刘汉成,陶建平
    2020(6):39-45.
    [摘要](263) [HTML](0) [PDF 260.41 K](549)
    摘要:
    基于2014—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倾斜性农业保险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结果表明:倾斜性农业保险扶贫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农村贫困户的收入水平;倾斜性农业保险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的脱贫效应存在差异,财政保费补贴比例、自缴保费减免比例和农业保险理赔金额对贫困户脱贫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农业保险费率对贫困户脱贫的影响不显著;农村地区依然存在“一边脱贫、一边返贫”的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7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实证研究——基于代际差异与感知价值双重视角
    吴玉锋,聂建亮,王新会
    2020(6):46-55.
    [摘要](347) [HTML](0) [PDF 180.44 K](1118)
    摘要:
    利用全国5省15县1 054个60岁以下参保农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代际差异、感知价值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民的总体满意度不高,而且有代际差异,青年农民的满意度最低;代际差异通过年龄效应和世代效应两种机制影响满意度;基于养老待遇水平、经办服务质量和养老保障能力的感知价值都有助于提升农民满意度。另外,基于KHB的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感知价值传递了代际差异对满意度的部分影响,是代际差异影响满意度的部分中介变量。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青年农民对制度的满意度,并通过提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待遇水平、经办服务质量和养老保障能力增进不同代际农民对制度的满意度。
    8  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南省5市的实证分析
    谷中原,谭洪
    2020(6):56-65.
    [摘要](350) [HTML](0) [PDF 240.93 K](1498)
    摘要:
    借鉴“三角四方”医保行为关系理论和“成本—收益”理论,基于湖南省5市15个行政村513位参保农民样本,研究参保农民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乡医保制度福利效应显现,实现了从“低水平”向“保基本”的转变,但与参保农民预期和理想的状态还存在较大差距;医保缴费报销制度合理性、医疗服务价值感知和政府支持力度在促进参保农民城乡医保满意度提升方面存在正向且非均衡性效应,其中医疗服务价值感知促进效应最大,医保缴费报销制度合理性次之,政府支持力度促进效应最小,反映出当前参保农民对医疗成本收益考量的重点由缴费报销制度物质性收益向医疗机构的服务性收益变迁,对城乡医疗保险的关注由单一的保障性政策领域逐渐向多元的医疗服务领域演进的趋势。
    9  “一核多元”社会网络:理解中国社会动员能力的新视角——基于疫情危机应对实践的思考
    曹威伟,张云英
    2020(6):66-73.
    [摘要](262) [HTML](0) [PDF 251.75 K](1432)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应对中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多元行动者一体化的“一核多元”社会动员网络结构。执政党、行政系统、民间社会分别以“核心”“接近中心性”“弱连结”的关系模式,在网络中发挥着“统合”“联动”“黏合”的功能。“一核多元”社会动员网络结构的形成有赖于密度、连结性、组织科层等条件的作用,需通过网络的整合、流程的再造、法治的保障进一步提升社会动员网络的效能。
    10  随迁对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PSM和家校教育的视角
    刘华,于爱华,王琳
    2020(6):74-83.
    [摘要](185) [HTML](0) [PDF 294.71 K](797)
    摘要:
    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以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构建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和多重中介模型,分析随迁对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并基于家校教育的视角,探究家校教育在“随迁-学业成绩”影响路径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随迁对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迁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子女的总成绩和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家校教育在“随迁-学业成绩”影响路径中具有一定的中介效应,家庭教育中的教育期望、教育投入、成员互动以及学校教育中的教学资源和关系氛围的中介效应显著。学校教育的累计中介效应高于家庭教育的累计中介效应,表明随迁对农民工子女学业成绩的改善更多的是通过学校教育这一影响路径来发挥作用。
    11  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扶贫研究的演变及进展——基于CNKI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周明星,隋梦园,王子成
    2020(6):84-90.
    [摘要](176) [HTML](0) [PDF 318.73 K](693)
    摘要:
    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文献搜索源,利用Cite Space文献可视化方法对2012—2020年教育扶贫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和前沿为变量绘制知识图谱。研究发现,教育扶贫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扶贫的基本理论、教育精准扶贫、职业教育扶贫、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和教育信息化促进精准扶贫等热点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教育扶贫在研究对象上应聚焦相对贫困的群体帮扶,在研究范式上应关注返贫群体的精神脱贫,在研究环境上应补齐教育扶贫的生态短板。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 湖南农业大学校内
    邮编:410128
    电话 :0731-84618538,84618583 传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