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22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建设成功举措——基于党的一大至七大党纲党章的文本考察
    孙小禹
    2021, 22(4):1-7.
    [摘要](176) [HTML](0) [PDF 145.97 K](548)
    摘要:
    在党从初创走向成熟的民主革命时期,组织建设的一系列举措为革命胜利提供了组织保障。基于对党的一大至七大党纲党章的文本考察,可以发现其成功举措主要包含:不断修改完善党章,科学指导党的组织建设;确立并完善民主集中制,坚决维护党内民主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并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全面确保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制定并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始终保持党的行动一致与强大战斗力;细化并严格入党条件和程序,从源头保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加强并夯实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2  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的百年历程与宝贵经验
    付高生
    2021, 22(4):8-15.
    [摘要](154) [HTML](0) [PDF 104.84 K](510)
    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工作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围绕城市这一场域开展的各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在城市建党的基础上,先后经历了革命夺城、工业兴城、经济富城、人民治城的演进历程,期间推动城市权利不断丰富、城市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工作领域不断健全、城乡融合不断深入,使中国城市从服务少数人利益的反动堡垒发展成为人民寻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场域。中国共产党百年城市工作蕴含了诸多有益经验,其中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中国化就是其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的城市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3  互联网、人力资本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李谷成,蔡慕宁,叶 锋
    2021, 22(4):16-23.
    [摘要](134) [HTML](0) [PDF 364.09 K](717)
    摘要:
    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引擎,但人力资本对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的制约作用也不容忽视。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4—2016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互联网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检验人力资本对互联网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由技术效率改善和技术进步共同驱动,其中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互联网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而实现的;人力资本会强化互联网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
    4  要素结构配置的阶段变化与农业机械化发展探讨
    匡远配,彭 鼎
    2021, 22(4):24-31.
    [摘要](109) [HTML](0) [PDF 218.04 K](437)
    摘要:
    结合蔡昉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分析了要素结构变化、矛盾冲突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发展阶段归因,研究得出:“马尔萨斯陷阱”阶段,农业劳动力“淤积”在农村,资本要素不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缓慢;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随着要素流动半径加大而提高;刘易斯转折阶段,出现要素短缺,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减缓;新古典经济发展阶段,要素市场竞争促使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因此,农业机械化发展出现减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和必然结果,在这个连续谱全景图框架下,需要规范土地流转并实施土地改良工程,规范农机补贴流程,提高农机行业制造水平,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农业机械现代化。
    5  秸秆还田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
    项 升a ,江激宇a b,倪 婷b,汤小银
    2021, 22(4):32-39.
    [摘要](90) [HTML](0) [PDF 280.61 K](443)
    摘要:
    基于安徽省粮食主产区299份种植户调查数据,构建技术效率损失模型,运用一步随机前沿分析法研究秸秆还田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组技术效率均值显著高于秸秆离田组,且技术效率值大于0.9的种植户主要集中在秸秆还田组;秸秆还田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正向作用,且这种作用结果在选择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和估计方法进行检验时依然稳健;秸秆还田影响技术效率的路径分为参加秸秆还田技术培训和选择标准化机械还田,且这两条路径对技术效率均呈现正向作用。
    6  城乡统筹医保能促进农村老年人消费吗?——来自CHARLS的证据
    刘 琪,何韶华,李飞飞,秦 帅
    2021, 22(4):40-51.
    [摘要](231) [HTML](0) [PDF 295.92 K](598)
    摘要:
    城乡统筹医保通过两条路径影响农村老年人消费:一是通过提高其预期健康,弱化其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促进农村老年人消费;二是通过减轻其医疗负担,增加其相对收入,从而促进农村老年人消费。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年和2018年的面板数据,使用PSM-DID方法构造反事实因果识别框架,考察了城乡统筹医保对农村老年人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统筹医保显著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家庭人均日常消费与家庭人均年消费;城乡统筹医保能同时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初级消费与高级消费,但对高级消费的提升作用更大;城乡统筹医保对收入较高、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村老年人的影响效应较大。
    7  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是否真正促进了农民增收?——基于多期DID的实证检验
    熊春林,刘 俏,龚林青
    2021, 22(4):52-58.
    [摘要](249) [HTML](0) [PDF 282.83 K](498)
    摘要:
    农业农村信息化是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带动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先导力量与重要引擎。基于2000—2019年全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视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项目的开展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DID模型评估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具有显著而稳健的提升作用;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农民增收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即西部地区农民增收效应显著强于中部与东部地区;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主要通过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信息技术和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对此,应该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明确政策导向、抓好政策执行、注意政策倾斜,以提升新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的农民增收效应。
    8  我国居民贫困归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
    程中培
    2021, 22(4):59-68.
    [摘要](239) [HTML](0) [PDF 297.12 K](1095)
    摘要:
    结合贫困归因类型学,利用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居民贫困归因的特征、类型及影响因素。总体上,我国居民较多把贫困归因于能力不足和懒惰等个体原因,较少强调命运或社会因素,人们认同残障、教育低、家庭条件差和社会关系缺乏等致贫观点的比例居中。基于分类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我国居民贫困归因呈现五种类型:个体缺陷型、命运禀赋型、个体能力型、文化禀赋型和社会制度型,家庭禀赋可能构成新型贫困归因维度。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收入、社会救助、社会地位、教育程度、政治面貌、民族、宗教信仰及福利态度等因素对贫困归因具有显著影响,且城乡存在一定差异,但区域背景的影响不显著。建议进一步探究居民贫困观念形成背景,增加贫困原因调查题项,激发受助者内生脱贫动力和合力构建防止返贫长效机制。
    9  “三权分置”背景下宅基地流转困境及协同治理模式构建——基于浙江省L市的实证调查
    罗舒雯,叶剑平
    2021, 22(4):69-75.
    [摘要](213) [HTML](0) [PDF 126.23 K](853)
    摘要:
    随着“三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深入,宅基地制度步入市场化改革阶段,宅基地流转已是大势所趋。在宅基地流转推进过程中,存在基层地方政府治理的缺位与越位、村级组织的错位与失位、村民自身的弱化与失声等基层治理失灵的困境,亟待构建基层地方政府、村级组织、村民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治理结构。协同治理因清晰的治理结构、明确的主体职责、平等的沟通机制和统一的约束标准而有着独一无二的优越性,SFIC 模型为协同治理程序提供了较为成熟的演绎框架。以协同治理为理论基础,以SFIC 模型为分析框架,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使各参与主体达成共识并持续推进宅基地流转目标的实现,创新乡村治理体制。
    10  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收入差距的分类讨论
    徐亚东,张应良
    2021, 22(4):76-85.
    [摘要](88) [HTML](0) [PDF 172.30 K](601)
    摘要:
    将收入差距分为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和城乡绝对收入差距,使用CFPS2010—2018年面板数据研究三类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类收入差距的系数均显著为负,2010—2018年分别降低农村居民2.988%、-0.772%、3.006%的消费,城乡绝对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最大;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相对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与户主年龄之间是非线性关系,而城乡绝对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与户主年龄之间是斜率为负的拟线性关系,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在地区间的排序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而城乡收入差距的负向影响排序相反;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显著降低其他类消费、生存型消费、福利型消费和房贷型消费,而城乡收入差距主要抑制农村居民其他类消费和发展型消费,整体而言收入差距主要通过降低其他类消费进而负向影响总消费。
    11  研发投入、供应链集中度对种业企业绩效的影响
    陈 超,何 琼
    2021, 22(4):86-92.
    [摘要](130) [HTML](0) [PDF 231.70 K](734)
    摘要:
    基于中国2014—2019年40家种业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探讨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供应链集中度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当期和滞后1期的企业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相关系数分别为0.054、0.022,对滞后2期和3期的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影响呈逐渐增加趋势,相比前1期相关系数分别增加0.036、0.011;供应链集中度在1%的显著水平上正向调节研发投入与当期企业绩效的关系。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 湖南农业大学校内
    邮编:410128
    电话 :0731-84618538,84618583 传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