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调查研究的历史必然与守正创新
    王立群,杨芸伊
    2024(3):1-7. DOI: 10.13331/j.cnki.jhau(ss).2024.03.001
    [摘要](37) [HTML](0) [PDF 516.99 K](23)
    摘要:
    调查研究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优良传统和独特密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调查研究已成为势所必至、时所必需,既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现实需要,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有力举措。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推进调查研究的守正创新,其精髓要义主要体现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一脉相承,着力推动优良传统与时代要求的深度融通,努力实现群众路线与调查研究的互动升华。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推进调查研究的守正创新,持续聚焦实践、优化制度、提升效能,推进调查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数字化建设,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2  百年来党内“看齐”意识的发展脉络与现实启示
    贺金林,张钥仙
    2024(3):8-16. DOI: 10.13331/j.cnki.jhau(ss).2024.03.002
    [摘要](34) [HTML](0) [PDF 852.89 K](14)
    摘要:
    党内“看齐”意识作为指导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政治原则,百年来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核心内容一直没有改变。党内“看齐”意识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百年来的发展脉络表明,只有在全党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也只有更好地坚持党内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才能最终形成更加坚定的党中央领导核心。站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的角度审视和反思党内“看齐”意识的理论来源及实践演绎,对于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而积极的现实意蕴。
    3  生猪价格波动对养殖规模调整的非对称影响分析
    曾雅婷,霍昊然,王晓睿
    2024(3):17-29. DOI: 10.13331/j.cnki.jhau(ss).2024.03.003
    [摘要](23) [HTML](0) [PDF 1.08 M](11)
    摘要:
    基于2000—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检验生猪价格波动对养殖规模调整的非对称性影响机制以及养殖规模化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第一,价格波动会对下一期生猪养殖规模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非对称性,表现为价格下降时的边际影响显著高于价格上升时,证实生猪养殖户存在明显的损失厌恶型非理性调整行为;第二,养殖规模化会对由价格波动导致的养殖规模调整产生非对称性的负向调节效应,表现为价格下降时的负向调节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价格波动对养殖规模调整的影响主要由养殖户数量的变动而非户均养殖规模调整导致,且小规模养殖户对价格下降的“利空”消息反应更敏感,会因为价格下降产生市场退出行为,大规模养殖户则对价格上涨的“利好”消息更敏感。
    4  中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特征事实及障碍因素
    李琳,庞国光,郭东
    2024(3):30-42. DOI: 10.13331/j.cnki.jhau(ss).2024.03.004
    [摘要](52) [HTML](0) [PDF 1.30 M](18)
    摘要:
    在系统阐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物质富裕、精神富裕、协调发展、成果共享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06—2022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考察其演化特征及障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稳步提升,区域间呈现“东高、中次、西低”的梯度分布格局,但西部地区后发优势显著;富裕方面是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导力量,物质富裕、成果共享、协调发展、精神富裕的水平依次递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绝对差异在扩大,相对差异逐渐缩小,极化现象有所减弱,区域间差异是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水平呈现“高-高”和“低-低”的空间集聚模式,“先富带动后富”的空间辐射效应逐渐增强;共同方面是制约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协调发展维度是核心障碍,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地区农民收入包容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教育资源则是主要障碍因素。
    5  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行为逻辑及长效机制研究
    李继志,邓丹妮,刘燕,邓淯玮
    2024(3):43-49. DOI: 10.13331/j.cnki.jhau(ss).2024.03.005
    [摘要](28) [HTML](0) [PDF 797.25 K](17)
    摘要:
    借鉴“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采用安乡县的调研数据,利用Binary Logistic模型从政府行为、企业特征及农户特征三个维度论证分析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行为规律、影响因素及长效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企业特征和农户特征均会影响农户行为,其中政府的培训宣传和典型示范行为、企业的秸秆处置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对秸秆利用价值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则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要促成农户持续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需构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为特征,以市场化运转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为核心内容的长效机制。
    6  中国“三茶”统筹发展的战略导向与实现路径
    李柳笛a ,李宇明a ,白秀广a,肖斌b,李新生,李三原
    2024(3):50-58. DOI: 10.13331/j.cnki.jhau(ss).2024.03.006
    [摘要](32) [HTML](0) [PDF 1.02 M](16)
    摘要:
    茶业作为中国农业的特色产业、山区乡村振兴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举足轻重。在阐述“三茶”统筹战略的时代背景基础上,分析中国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提出“三文化”开创茶旅体验新模式、“五联通”构建茶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三创新”促进茶叶科技原创力的战略导向与“链主”引领、“链队”带动、“链农”增收的实现路径,统筹“三茶”发展,聚焦文化赋魂、科技赋能,推动茶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实现省域综合产值超千亿元。
    7  国家政权建设视域下农村“生活治理”的实践研究——基于华北F村的田野调查
    卢丛丛,邓大才
    2024(3):59-67. DOI: 10.13331/j.cnki.jhau(ss).2024.03.007
    [摘要](17) [HTML](0) [PDF 824.67 K](12)
    摘要:
    国家政权建设的核心在于政治权力集中和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能力的提高。国家发展取向从生产本位向生活本位的转型,推动农村“生活治理”的出现。农民日常生活的开放性与权威缺位,形成了国家介入的正当性与耦合性。农村日常生活领域,规则力量与非规则事务、刚性管治与软事务间的冲突,要求“生活治理”不仅要有中间载体,也应当是软治理。通过规则嵌入的实践,“生活治理”实现对农村社会的知识再造与制度构建。基于此,“生活治理”在重构日常生活权力的基础上,实现日常生活权力的国家化。
    8  政策协同视角下耕地撂荒治理问题研究
    刘灵辉 ,吕浩男
    2024(3):68-78. DOI: 10.13331/j.cnki.jhau(ss).2024.03.008
    [摘要](23) [HTML](0) [PDF 717.87 K](13)
    摘要:
    现阶段大规模的耕地撂荒成为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不安因素。国家耕地撂荒治理工作的目标要求是统筹利用撂荒耕地,激发多元主体力量参与耕地撂荒治理,实现耕地撂荒治理的可持续性。目前耕地撂荒治理中存在三个问题:撂荒耕地统筹利用状况不理想,多元主体力量未得到有效激发,耕地撂荒治理缺乏可持续性等。基于政策协同视角,从纵向、横向、时空三个维度剖析当前耕地撂荒治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对策:完善政策举措,使撂荒治理政策更好贯彻撂荒耕地利用目标;加强主体协同,发挥撂荒治理多元主体作用;优化治理方案,增强撂荒治理方案的施策成效,提升方案的可持续性。
    9  国家审计助力乡村振兴:逻辑理路、核心框架、有效路径——以湖南省乡村振兴审计为例
    凌生春,宋耀国,李爱娟,夏珍珊
    2024(3):79-85. DOI: 10.13331/j.cnki.jhau(ss).2024.03.009
    [摘要](123) [HTML](0) [PDF 692.72 K](22)
    摘要:
    国家审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法律法规上有明确规定,国家审计能推动乡村振兴政策得到落实,促进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并在农村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湖南省的案例表明,乡村振兴审计应以财政资金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风险防御审计为着力点建立核心框架,发挥其在保障涉农惠农资金安全高效、推动强农惠农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和促进乡村权力规范运行中的作用。国家审计助力乡村振兴,应从以下层面构建有效路径:坚持党对乡村振兴审计的绝对领导;增强乡村振兴审计的延展性,扩大覆盖面;推进乡村振兴审计的系统性和信息化;抓实整改,巩固乡村振兴审计成果。
    10  新发展阶段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典型模式及启示建议
    李芸,施海波,吕开宇
    2024(3):86-94. DOI: 10.13331/j.cnki.jhau(ss).2024.03.010
    [摘要](67) [HTML](0) [PDF 641.96 K](17)
    摘要:
    选取安徽省W县、陕西省F县和四川省N县作为样本进行考察,研究表明安徽省W县的“严把五关”模式、陕西省F县的“四五三”模式、四川省N县的“五字诀”模式因地制宜探索摸清底数、确权登记、落实管理责任、规范管护运营与收益分配、严格资产处置等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进入新发展阶段,扶贫项目资产管理面临着“多头管”“理不清”“风险大”等现实问题,应加强顶层设计,多方协同齐抓共管;加强运营管护,提高资产绩效;加强分类管理,提升管理的精准性;防控多重风险,切实保护资产安全。
    11  学术职业视角中大学教学评价制度改革困境与出路
    郭丽君,戴蕾,廖思敏
    2024(3):95-103. DOI: 10.13331/j.cnki.jhau(ss).2024.03.011
    [摘要](61) [HTML](0) [PDF 621.35 K](14)
    摘要:
    大学教学评价制度改革的重心在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价值,并据此评价大学教师作为学术职业的本质价值。基于学术职业视角,大学教师学术发展与教学质量改进应置于制度统一体中,以此增强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与合法性。但是,评教制度一统性与教学发展多样性矛盾、单一化评教导向割裂教与学的内在联系、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与教学的不可评价性,以及绩效评价原则在教学评价改革中难以奏效等问题,已经深刻影响大学评教制度改革实效。大学需重新构思重视教学、回归教学、研究教学与激励教学的制度框架,促进多主体联动展开教学评价,推动以教与学为中心的改革,加强教学学术与实践融合,构建责权利相统一体系,才能推动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
    12  耕读修业:湖南农大园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模式与实践探索
    刘峰,邹学校,王浪
    2024(3):104-110. DOI: 10.13331/j.cnki.jhau(ss).2024.03.012
    [摘要](22) [HTML](0) [PDF 621.41 K](15)
    摘要:
    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集合体,是对新时代高等教育发挥“四个服务”功能创新。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用“耕读修业”的范式指导园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围绕“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厚植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怀,激发强己强农报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阔国际化视野,强化大国三农意识”四大目标;凝练了彰显 “耕读修业”温度、深度、宽度、高度、效度等五大主题及其相应的思政元素;实施圈层推进、三堂并驱、多维协同、综合评价,育人效应十分明显。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地址:长沙市芙蓉区 湖南农业大学校内
    邮编:410128
    电话 :0731-84618538,84618583 传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